但是,由於整個月大部份日子也多雲有雨,相對濕度自然較高,所以即使氣溫受降雨影響而下降了,我們仍感覺到十分翳焗,身體上像有層薄薄的水覆蓋著皮膚,排不到汗,散不到熱,那種感覺比起天晴酷熱那時更要難受,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感。
雨水可為大地降溫,但長時間天陰沒有陽光,天氣潮濕,卻會影響身體散熱,所以我特別不喜歡春季及初夏這麼潮濕的日子。
另外,雖然這個六月沒有出現酷熱的日子,但卻有5日熱夜日子(最低氣溫達28.0度的日子),比氣侯平均多了2,3天。

●上圖由香港天文台製作
熱夜的成因可主要歸咎於城市化導致的熱島效應日趨嚴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應不大。
天文台總部位於尖沙咀這市區核心地帶,密集式的高樓大廈降低了整個區域在夜間的散熱能力,即使到了清晨時份氣溫仍高於28度,這情況的出現在近30,40年日趨頻密(見上圖),很多上年紀的人士也稱在年少時代的夏天也很舒服,不像現時必須每天開冷氣(當然數十年前冷氣仍未盛行,最多只能用扇)
事實上資料紀錄證明了無論酷熱或熱夜日子數目比上世紀初也上升了,而去年十月李本瀅在港台節目上表示了本世紀末香港便可能再沒有寒冷日子。
不過,近六年的寒冷日數較前十多年有所回升,雖然六年的數據不能代表什麼,但若果未來的年份寒冷日數不按天文台那預測般下降,甚至繼續回升,而酷熱日子則繼續上升,那是否意味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而不是越來越熱的天氣...
可能想得太多了吧,但其實是值得繼續研究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